1854年秋,湘军统帅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就讲、湖口织就罗网,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一年曾国藩44岁,石达开24岁。在交战之处,石达开看出了太平军和湘军在水面作战的差距,于是命人仿照湘军来造船,病加紧操练水军。在湘军纸币九江的时候,石达开亲赴前线指挥,在湖口和九江两次大败湘军,急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三次投河自尽,最后被部下救起。
从此以后,善于自省的曾国藩镇定思痛,决定离开前线指挥,主要负责制定战略工作。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经曾国藩分析,太平天国的优势主要在于擅长野战和肉搏。而清朝的额八旗军早已腐朽不堪,面对太平军节节败退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只敢在远处开枪、放箭、放炮,唯独不敢肉搏。这样在太平军冲向清军,近距离作战时,清军就毫无办法了。但是湘军的武器装备比太平军要好,所以在对阵太平军的时候,要做好防守,扬长避短。
针对太平军的作战优势,曾国藩摸索出来一套战术--扎硬垒、打呆仗。所谓"扎硬垒",就是在和太平军作战扎营的时候,一定要占据有利地形,修筑堡垒等防御工程,步步为营来蚕食太平军的领地。所谓"打呆仗",就是以坚固的防御工程为依托,来慢慢消耗太平军的实力,同时找机会切断敌军补给,最后达到耗死对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