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山起冢”到“因山为陵”,古代皇帝是如何为自己选墓地的?(2)

2021-09-15 05:59  360kuai

一种是在平地上挖出一个地宫,然后把人送进去;这是平常百姓家采用的方式,称为"地走龙蛇"。

另一种则是在半山腰位置往下挖,挖出一个天然的地宫,而外围的山丘都是这座陵墓的保护层;这样的陵墓非常气派,风水上佳。

从风水大师的角度看,山林之间就是"藏风聚气"的地方,且风景优美。唐朝的君主就是看中这两点,才选择"因山为陵"建造的。清朝有"东西二陵",明朝有"北京城十三陵",唐朝有"关中十八陵"。唐朝时期,先人传下来的"封土起冢"和唐朝人自创的"因山为陵"同时存在,让人领略到了一个不同的景观。

唐朝国力强盛时期,帝王都是把自己的寝陵建造在山林之中,采用"因山为陵"的方式。唐朝的"关中十八陵"也只有唐高祖的献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武宗的端陵和唐禧宗的靖陵是采用"封土起冢"的方式建造。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唐朝帝王的陵墓是借用了汉朝君主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