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玮:从敌人到战友、姻亲,这是两位老战士的传奇(5)

2021-06-10 08:30  观察者网

庞兴龙的笔记中记录着。

整理资料时,两人“扒路和修路”的巧合让我大呼神奇,裴荣高的女儿、同时也是庞兴龙儿媳妇莎莎却说这不算什么,并告诉我另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

“有次团年聚餐,吃饭时我公公回忆,1947年他在山西某个小地方,哎呀我记不清地名了,遇到了红军的一支部队,他赶紧跑…正侃得高兴呢,我爸爸一拍大腿说‘1947年?X地?好像是我在的部队啊!’两个老爷子当时兴奋极了,不断对应着细节…两人哈哈大笑,我爸后来不停的感慨——幸好当年没一枪子把我公公打死了。”

那是民国33年到民国35年。24岁的裴荣高已作战8年,他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带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壮怀激烈,投入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同时,25岁的庞兴龙已两度被“抓壮丁”,看过军官克扣军饷让士兵食不果腹、看过因疾病而濒死的士兵被打死或活埋、看到了无数壮丁在到达前线前被虐待减员。他说自己是“老兵油子”,但他也曾为自己改名“兴龙”想保护振兴这片土地,但在国民党这种根子烂掉的旧军队中,他又能改变什么呢?

1948年至1949年

1948年3月,临汾战役打响。临汾是晋南军事重镇,历史上从未被攻克过。红军战士靠“土行孙”的办法,依托坑道作业一步步向城墙迫近,并在坑道中与敌军展开激烈对抗。

“虽然在打仗,但也有校长,每天负责我们的学习、培训以及操练,不仅要学习毛泽东战略战术,也要组织我们揭发蒋介石和阎锡山等反动派的罪恶,号召大家忆苦思甜。很多人在回忆旧生活时都流了泪,表明坚决要推翻军阀狼的压迫!”山西省万荣县的吴殿荣回忆。

动员大会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动员大会之后,每个战士胸前用皮带打上十字形,挂有20枚圆形手榴弹。冲击分队进行连续爆破,炮兵在起爆前后集中火力压制敌军。工兵爆破、步兵冲击、炮兵和机枪压制协同,打出突破口,大部队一举突入城中。

“爸爸,你还记得你左腿的弹痕是怎么回事吗?”女儿卷起父亲的裤腿,我看到了老人腿上触目惊心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