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II”是波音和IAI合作的,用于拦截更远射程的弹道导弹,一套“箭II”就能覆盖以色列大部。“箭II”在2020年8月进行了成功的试验。
为了应对伊朗的导弹威胁,美国和以色列在2007年10月签约启动“箭III”的研制,依然由波音和IAI联手。这是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中程导弹的。最初美国试图向以色列兜售“萨德”,并在2019年向以色列部署一个“萨德”营作为演示,但以色列还是坚持独立研制,并于2017年1月投入使用。2018年美国和以色列签约,联合改进和制造“箭III”。
2006-20年间美国为以色列导弹防御提供的拨款(百万美元)
美国军援对以色列的军队和军工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建国时代,以军装备是万国牌的,有什么用什么。以军在人数上占劣势,在装备上也无先进性可言,凭着为犹太人打出一个安全家园的使命感和“已经死过一次、多活一分钟都是赚的”亡命精神,爆发出惊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屡创以少胜多的战绩。但随着装备、训练和体制的日趋美式,思维和素质也开始趋同。
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也称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军表现就差强人意,在以后与真主党和哈马斯的战争中,表现更乏亮点。今天的以军与一般西方军队已无差别,已经没有了前辈的锐气、灵气和霸气。
以色列军工则走了不同的路线。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色列缺乏工业基础,缺乏经济实力,军事工业处于修修补补的层次。以色列军工的第一个亮点是“迦伯列”反舰导弹。在六天战争后不久,“埃拉特”号在塞得港外海被苏制“冥河”式反舰导弹击沉。
以色列发奋研制“迦伯列”,并在十月战争里取得击沉叙利亚导弹艇的战绩,成为开战时最黑暗日子的一抹亮色。这也是西方第一种反舰导弹,先于法国“飞鱼”和美国“鱼叉”。“迦伯列”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至今依然是以色列的主力反舰导弹,并广为出口。应该指出的是,这也是美援时代之前的产物,体现了因陋就简、不求完美、实用第一的原则。
“迦伯列I”反舰导弹其实有点简陋,但很实用(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