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电力还能倚靠“烧开水”吗?(5)

2021-06-07 20:00     观察者网

东方汽轮机:中国火电自力更生的技术后盾

除了煤电、垃圾发电、生物发电,东方汽轮机还是我国唯一一家掌握重型燃机设计、试验、制造自主技术的单位。不夸张地讲,在中国火电的每个领域背后,都有东方汽轮机自主创新的身影。

这确实是东汽的优良传统。范小平表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东方汽轮机就在资金及技术都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齐心协力攻关30万千瓦机组的试制,并在1983年成功研制,解决了东汽大型机组的有无的问题。

范小平与身后的30万千瓦“争气机” 观察者网/李焕宇 摄

此后,东汽的自主研发之路从未停止,长期的制造研发过程中,东汽形成了完备的研发团队,建成国内唯一的多级空气透平试验台,先后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方第三代和第四代汽轮机技术,形成了高效通流研发体系,走出了一条“理论设计——厂内试验验证——改造机组验证——新机应用推广”的具有东方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获得了发电系统集成、通流技术优化、本体结构优化等全方位的创新研究成果。

2010年,东汽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1000MW空冷汽轮机在华电灵武成功投运,2014年,自主研发的采用第二代火电设计技术的东汽1000MW汽轮机在六横、万州投运,机组首次采用东汽自主研发的国内最长的1200mm叶片的低压模块。2019年,采用第三代通流设计技术的芜湖、横山1000MW机组投运,是当时国内经济性最好的湿冷和空冷百万机组。

近年来,采用东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通流设计技术,用“中国芯”替代“进口芯”在多个进口机组升级改造中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研制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有力竞争者”的华丽转身。

范小平表示,作为央企员工,让每一个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他们应尽的光荣职责。创新过程充满艰辛,但创新成果更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