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非嫡非长,为何执着于太子之位,他的底气何来呢?(2)

2024-09-07 15:02  360kuai

朱高煦英勇神武,身高七尺,在朱棣跟朱允炆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一直跟在朱棣身边带兵打仗,不仅屡立战功,还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间。朱棣因此觉得他很像自己,对他很是喜爱。明朝自朱元璋之时,就有明确的规定,受封的藩王要立即赶往属地。而朱高煦被朱棣封为汉王,藩国云南,想要当太子就不能远离政治中心,他不愿前往云南,哭闹一下,朱棣竟然也纵容了他的行为,破了先例让他长期逗留都城,还荣宠依旧,朱棣对他的宠爱表现得不能再明显。

而朱棣已经立了太子朱高炽,不仅不考虑朱高煦留在京城对太子造成的影响,还将朱高煦的一应待遇提高到跟太子相差无几的等级。朱棣纵容,袒护庶子跟嫡子争权,朱高煦的底气可想而知。

如果朱棣只是宠信朱高煦,能不苛待朱高炽,朱高煦的夺权之争或许会清醒一些。事实上,朱棣一边偏爱朱高煦,一边又打击朱高炽。按照明朝的制度,立了太子之后,自然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朱元璋当皇帝,朱标作为太子练手,就是例子。可是到了朱棣这里,他只给朱高炽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没有接触到国家政事的核心的太子,名不副实。朱棣对太子的不重视,对未来皇位接班人的培养漠不关心,膨胀了朱高煦争权的野心和欲望。

二:朱高炽身有足疾,又身宽体肥,性格宽仁。而朱高煦风度翩翩,英勇神武,性凶悍,更像朱棣,自比是唐太宗,朱高煦勇猛,对比朱高炽的懦弱,让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太子之位。如果在朱棣未立太子之前,他有如此想法还可以理解,毕竟朱棣确实是真心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只是此时,太子已立,这种盲目的自信,让他一再痴想太子之位,并没有认清事实。朝中立嫡立长的呼声,朱高炽虽有缺点,并没有重大失误,朱棣也没有明确的废太子之心,都是他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