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太平天国取胜几率不大,清军将领不舍得投资。在"天京事变"之前,得益于杨秀清的"精兵政策",金田团营出身的老兄弟,战斗力超强,革命信念十分坚定,是满清八旗与绿营的天然克星,是湘军最强劲的对手。杨秀清死后,太平军的战斗力直线下滑,沦落到被地方杂牌军吊打的地步,想夺取胜利,无异于天方夜谭。例如,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攻击衢州小城,受挫而退;再次领兵三十万围攻只有两万杂牌军驻守的宝庆,被反追击,逃往广西;在广西则不敌当地土匪和团练,连一座小小的山寨都攻不下。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等陆续增兵近40万,居然无法突破曾国荃防线,安庆因此而陷落。李秀成等十三王统帅30万大军与4万湘军大战于雨花台,45天后,无功而返。可以说,太平天国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了,清军又怎会投靠呢!
其四、太平天国视清军为"妖",不接受投降。晚清时期,朝廷的军队已经腐烂透顶,杀敌不足,扰民有余,前线将士经常出现"杀良冒功"之现象。如此之军队,其心中所谓的"忠君"、"爱国"、"保民"之思想又有多少呢?况且,在历史上,标榜正人君子,却投降敌人的将领和士大夫也不在少数,如明朝末年的那帮东林党人士。所以,清军不投降太平军,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是以洪秀全为首的核心领导人不愿意接受他们,而是将其视为人间的"妖魔鬼怪",必欲除之而后快。例如,太平军在攻击武昌、南京时,很多旗人曾经想投降,但洪杨等人拒绝接受,而是非要将其斩尽杀绝,以致遭到强烈抵抗。城破之后,旗人是无一幸免。可以说,清军将领不愿意归顺太平天国,根本原因就在于天国核心领导层堵住了他们的"归降"之路,除了抗战到底亦或是逃跑,他们别无选择。
总而言之,清军虽然腐朽没落,不堪一击,但却不愿意向太平天国投降,其原因不在于他们品德多高尚,有多忠于大清。而是,清军将领没有机会投降,也不敢投降,因为太平天国不接受他们,甚至还会将其"点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