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轻武的宋朝,就连着装上也有歧视链?(4)

2022-09-20 09:19  360kuai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绘出了人间百态,也绘出了一副官兵懒散,百姓税重的"盛世危图"。

衷甲,即是在甲胄外披上衣袍,或是在衣服中穿戴甲胄之意,三国时代名将杜预曾在注解《左传》,在"辛巳,将盟於宋西门之外,楚人衷甲"一段中,杜预注衷甲,意为"甲在衣中。"同时期,《后汉书》也有载:"(李肃)肃以戟刺之,(董卓)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而在两宋时期,衷甲可不是为了保护之用,而是以此打压武官,宋代武人,身着铠甲,却需要在外面罩上战袍或者短衫,《宋史.仪卫志》中称作"绣衫",以示对文官的恭谦,这就是两宋时期,武官屈辱的"衷甲"制。

▲两宋在着装上大做文章的原因就是让武将形成低文臣一头的传统,

除"衷甲"外,两宋时期,文武官员的着装是"武随文服",宋朝军队中,分为禁军和厢军,其中禁军九品以上者通常有三种服饰:朝服、公服和时服。其中"时服"即是日常着装,而朝服是重大朝会时所穿的服饰,又称"具服",公服为"从省服",是武官上朝议事时所用。所谓的"武随文服",即是指武官的朝服、公服与文官相同,并无独立形制,这是因为当时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几乎都是文官,连各州县地方的厢军指挥权也集中于地方行政长官(文职)之手,所以作为下属的武官,怎可僭越其上,只能"武随文服",对文官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