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满清大屠杀”(7)

2022-12-31 07:59     360kuai

清军三次屠蜀: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数年间四川"农苦于徭役,商苦于暴税,兵苦于战阵",已是"民不堪命"的局面。清军入川粮食难以为继,康熙却下了一道"就地打粮"的上谕:"惟蜀路运粮,最为重要,宜于所复城池,村落,遍访贼积米谷,悉行察收。"清军"败兵奔驻雅州,名山两地,民间谷豆荞麦尽掠,鸡鸭牛羊尽杀,瓦屋茅舍尽毁。人民无依,悉赴川西谋生。"

康熙二十四年,清朝官方统计四川人口降到只"一万八千零九十丁",这一历史最低值就是直接的反映。以致后来为了恢复四川经济,清廷开始了长达一百余年的""。

清初的屠城事件,使中国人口由明末的五千多万下降到顺治年间的一千多万(均官方统计)。但当时需缴纳人头税,所以民间隐匿了大量人口。考虑诸多因素,许多专家认为明末中国人口应在一亿以上,甚至最多时接近两亿。保守估计,死亡数量应该在四千万至八千万。

满清的屠杀使中国人口锐减了十之八九,这是非常骇人的数字,使得中国多地"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也使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亦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严重摧残了明朝中后期已经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经济直到乾隆年间才基本恢复到明朝万历时期的水平。

鲁迅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清朝的大屠杀死亡人数之多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历史上对满清大屠杀的评价大多偏向对其残忍性的贬斥,满清民族对汉族军民的屠杀是由民族性格带来的,对武力的崇尚以及对汉民族的歧视。在古代文化中,汉民族的文化是先进而又璀璨的,在满清的惨痛屠杀后,汉族不但没有妥协而且激起了更为顽强的抵抗,这也使后来清廷在屡遭失败后被迫做出政策上调整的原因。但是被屠杀的人口始终是一个鲜红的数字,在历史的记忆是中挥之不去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