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她同武则天的仇是不共戴天的,但这武则天却是个爱才之人,武则天当时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时。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在她与武则天共事二十七年间,帮其处理朝政,颇得武则天信任。"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一时亦权倾朝野。且才华不让须眉男子。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但她的诗歌成就却远不如唐时那些著名诗人,流传也不甚广,究其原因,怕是她毕竟身处深宫,眼界上就输了那些生世坎坷,长期在外游学之人,她是不可能写出李白的《蜀道难》,也不可能写出如陆游的"细雨骑驴入剑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