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他肆意杀害明朝官员,其中甚至包括那些已经放弃抗争,归顺他的大臣。这让那些还对李自成抱有希望的官员们很是失望,李自成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将人心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反观在李自成之后的清王朝统治者却并非这样。清朝统治者太进入中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拢人心。他们首先许诺明朝归顺的官员官爵和一定的地位,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虽然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明朝这些归顺的官员很少得到重用,甚至有一些还因为皇帝的不信任丢了性命。但是在清军入关前期,他们却因为统治者的许诺表现得十分乖顺。若想要民心所向,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先招降有一定地位和声望的官员们。这样一来,百姓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向新朝靠拢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自成的气量其实是非常狭小的,这样的人并非是适合做帝王的人。
除了上面我们说的这两点主要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自成跟吴三桂交恶,这两人原本没有什么交情,但是好巧不巧,李自成纵容手下人劫掠,那人竟然掳了陈圆圆。虽然可能有些人不熟悉这段历史,但是陈圆圆这个女人的名字应该还是听说过的。这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吴三桂的心尖上捧着的人。吴三桂极其看重陈圆圆,平时都是要什么给什么,半点不能亏着。但是没想到,让吴三桂如此在意的人竟然被人劫走了。这下吴三桂可火了,他本来是在清军跟李自成之间保持着中立,但是这件事情让他彻底改变了主意。于是吴三桂投靠了清军。这样一来,李自成不仅不得民心,而且陷入了多处树敌的困境,他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也并不奇怪了。
小编觉得,李自成在取得了一点小胜利以后就开始放纵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局限性,更不要说会改正,这样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做君主。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