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粟裕为何认为诸葛亮“算不上军事家,不会打仗”呢?(3)

2021-10-07 07:59  360kuai

人民解放军的战史就是一部以弱胜强史,就是一部以少打多史。在这方面,粟裕做得更为出色。黄桥决战,粟裕以7千对敌3万。七战七捷,以3万对敌12万。豫东战役,以20万对敌25万。淮海决战,以60万对敌80万。在这种以弱打强、以少打多的战略态势下,打堂堂正正之战,"与龙王比法宝"的打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粟裕深知,强与弱、多与少是辩证的。粟裕一向反对正面相持拼实力的打法,他虽在战略上以弱打强、以少打多,但在具体的战术运用上,又十分注重以多打少,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这使得他打的仗每一仗都很精彩,每一仗都很干净利落,给人以气壮山河、酣畅淋漓之感。

而诸葛亮在战略战术运用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在战略层面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种"疲弊"的大战略背景下出兵,显然并不合时宜。更何况先后六出祁山,连年征战,结果国力大耗,次次无功而返,国势也愈加"疲弊"。在战术层面上,诸葛亮后期主要对手司马懿曾这样评价他:"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的观点虽有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之嫌,但总体还是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