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加速”,为什么国内物价却涨得不多,甚至还在下跌?(3)

2021-05-07 16:46  搜狐

第二,国际大宗商品虽然价格大涨,但对国内的物价影响并不大:一方面,我国在对许多商品的价格进行了“限价”措施,这使得国内很多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比如,国内成品油价仅是小幅上涨,并没有跟着国际油价那样出现较大波动。

另一方面,我国主粮实现了大丰收,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就比较小了。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大约为6.69亿吨,较2019年增长了0.9%。同时,我国库存粮食也有很多,可以供14亿人吃上二年半。所以,在国内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国内物价上涨还是比较有限的。

第三,我国的CPI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食品类为主,并不能完全代表通货膨胀,这主要是,我国CPI中没有包括房价在内,连房租上涨的占比都很小。正是因为食品价格回落为CPI做出了贡献。今年下半年也不排除,国内通货膨胀的重新抬头。当然,目前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中性,国内物价也应该是总体稳定。

受到疫情产量减少,美国货币超发的影响,以铁矿石、石油、粮食等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上涨,而相较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国内CPI价格走势就比较稳定,这主要是今年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猪肉价格回落,拉低了CPI。与此同时,国际油价大涨,但国内成品油价受到“限价”机制的影响,并没有太明显涨幅。

更关键的是,我国粮食去年大丰收,而粮食作为百价之基,对国内物价起到了稳定作用。当然,国内的CPI并没有把房价算进指数,所以,也并不能说CPI数据较低,就代表没有通货膨胀,只是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我国是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