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的运输、生产能力大幅下滑,是导致全球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美联储、欧洲央行通过滥发钞票,准备向世界转嫁经济危机,也是进一步加深国际通胀的根本因素。
自从疫情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又开始放松,向市场注入了数万亿美元,以救济国内民众。由于短期内货币大量超发,不仅使美国国内的通胀率创历史新高,就连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启了一波上涨行情。
虽然,全球通货膨胀全面来袭,但国内的通胀似乎并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我国的CPI较2021年第一季度持平,而且还处于历史低位。如果按照月份来与去年比较,1-3月,CPI较去年同期数据分别上涨了-0.3%、-0.2%、0.4%。
可以看出,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CPI数据较去年还是下降的,3月份CPI数据也不如去年2月份疫情期间要高,可以看出,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下,我国的物价走得比较平稳,还出现了稳中有降的情况。
我国现在的物价没有受到国际通货膨胀来袭的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去年上半年国内发生了疫情,再加上受到猪肉价格的影响,去年上半年国内物价处于高位,下半年我国就很快的复工复产了,各路资金都进入到了生猪养殖市场,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猪养殖,大量生猪出栏,所以,猪肉价格今年出现了较大跌幅。而对于去年一季度的价格,现在猪肉及其它商品价格都回落或持平。所以,国内CPI价格整体走出平稳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