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已亡姜维为何还要复国?因为他曾见识过他亲戚如何搞定马超(2)

2022-12-30 05:59  360kuai

这些还在其次,姜维和这些拿着刀杀人的西凉军阀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早年的受到的教育。姜维是一个读书人,史书上说他"好郑氏学"(《三国志·姜维传》)也就是东汉大儒郑玄的学说。郑玄是姜维那个时代的学术权威和理论大师。和当代被普遍滥竽充数的"大师"们不同,郑玄一生著作等身、遍注经典、整理前文、创新"郑学",可谓一代宗师。他不仅学问好,而且为人身正,是当时的超级偶像,受万人敬仰。当时对郑玄的崇拜到了什么程度?就是黄巾军起义路遇郑玄,本来准备抢劫的,一听名字,原来是偶像,下马就拜;听闻郑玄的老家是高密,百万青州黄巾军竟然因为仰慕他,不去进攻此地!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他的影响下,研究"郑学"的士子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格物穷理,就是喜欢探究事情的本源,服理不服力;一个是坚守志向,多趋向为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两点在姜维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当然,姜维也不是死读书的人。根据晋朝历史学家傅玄报道的一条关于姜维的八卦就说"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傅子》)看来不是凡人,就是奔着建功立业去的。若魏国看不起凉州士大夫,他也不惜转换门庭,另寻知遇之主。

姜维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体现其实是蜀国灭亡,刘禅投降,他还要坚持帮刘禅复国?让许多人不能理解。其实答案可以从姜维早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中找到。那就是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天水杨阜讨伐马超为韦康复仇。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在渭南战败后,逃往边塞投奔胡人,曹操追到安定赶不上了,内部又出了问题,遂率军东还。曹操前脚刚走,马超后脚便率各部胡人首领带兵攻击陇右诸郡,各郡纷纷响应,只有天水冀城因为是凉州治所东汉王朝任命的刺史韦康仍在坚持固守。马超集中全部兵力,大约万余人攻打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