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士,也就是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曹魏时期,天水郡是连接凉州和雍州的关键点,冀县则是天水郡郡治所在地,位于该郡核心位置。
自东汉末年以来,雍凉地区就因为羌胡杂居长期陷入混乱之中,百姓尚武,民风彪悍,所以一般雍凉人根本不读书,但姜维却是这些异类中的异类。姜伯约如果活在当下,一定会跟拿着有色眼镜看他的人高唱一首歌: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不一样!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
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在出身,姜姓虽然在百家姓里面是个小姓,但是在天水当地是个大姓。所以,姜维的仕途很顺利,被"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三国志·姜维传》)。上计掾虽然念着有点怪味,但却是郡一级重要属官,负责帮郡守写年终总结,统计报告该郡全年GDP,司马懿最早也干过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市委秘书长;从事是州一级的属官,直接隶属于刺史,相当于现在省级领导干部。
其次姜维父亲死的也不一样:"以夫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三国志·姜维传》)所谓"身卫郡将"可以理解为为了保护领导,牺牲在了战斗岗位上,类似人物可以参考曹操手下的典韦。这样的人,领导当然不能忘,所以姜维很快就有了"中郎"的正式官职,而且可以"参本郡军事"。之前的上计掾、从事都是地方属官,没固定工资和级别,"中郎"则是中央官职,而且有俸禄"秩六百石",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也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水平,"参本郡军事" 相当于中央驻天水郡特派员,意味着姜维有了天水郡本地驻军的指挥建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