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还要说回韩侘胄,他虽然不受杨万里待见,但是韩侘胄在执政期间做了很多为国争光的好事情,比如他为岳飞平凡,打败奸臣秦桧。而且在小编看来,他的北伐策略也不完全是错误的,至少在战略选择上是明智的,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没有用对人,从客观来说,南宋其实也没有能用的人才。另一方面,韩侘胄并没有压抑宋朝的理学,甚至还把叶适这样的理学家聘用为官。
朱熹作为理学的领军人,一生致力于理学的著作,四处演讲,前后任了十年的官职。在他做官的时期,同样也没有免俗,甚至比其他官员更加狭隘。朱熹当年被推荐为宋宁宗的讲师,作为皇帝的老师,刚见到宁宗,朱熹就开始讲理学的宗旨:正心诚意、人欲天理。按照古代的制度,老师应该单日早晚讲课,双日休息。但是朱熹丝毫不管制度,只要他讲得高兴,他就要天天讲,他同时趁着给宁宗讲课的空隙,多次在言语间向皇上进谏,指责韩侘胄要篡夺皇权。这一下就把宋宁宗惹怒了,他直接把朱熹辞去了。这件事在小编看来,一定是朱熹的错,就算朱熹有理,做出如此挑拨离间的举动,实在是不够厚道啊,朱熹这人实在是个怪人。
《宋史》中,朱熹还写到陆游是"才能太高,功迹太浅,恐怕会被权势者所利用,不能保全晚节。"其实陆游并没有朱熹写得那么看重权势,只是没有像杨万里那样拒绝给韩侘胄写传记,就成了朱熹口中的小人,实在是有些太过夸张了。无独有偶,在韩侘胄策划的北伐战争中,陆游和辛弃疾都积极参与了,辛弃疾对于韩侘胄的决定更是大力支持:"千载传忠 献(侂胄曾祖韩琦谥号),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虽然辛弃疾和朱熹私交不错,但是在抗金这样的国家大事上,他和陆游一样对韩侘胄不持偏见,而且倾注了极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