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同时也是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中难得的一片净土,它可以说是同时期战乱最少、经济最繁荣的政权,但是由于地域狭小,其兵力无法与同时期的中原正统政权相比。
钱镠在唐朝末期被封为吴王,唐朝灭亡之后,与吴国相邻的前蜀、南吴和南汉等割据势力相继称帝建国,但是钱镠却依然奉后梁和后唐的正朔,低调地称王而不称帝,也正因如此,钱镠、钱元瓘、钱佐等多人吴王(吴越王)才得以守住这一片净土。
但是,对敌对势力的一再忍让而不注重武力的发展或扩张,不是保土安民的正确方法。从后梁一直到后周,吴越国始终呈现一种"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状态,这虽然让中原王朝对它消除了一定的敌对态度,但同时也产生了很浓的轻视态度。而宋朝建立之后,吴越国为了自保、避免宋朝的大军征伐而常年入贡,吴越王钱俶甚至多次前往汴京朝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