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官吏往午门谒见皇帝,必须从天安门东、西方的左右长安门进出。从此,不沦晴雨,官吏前往午门,都要步行走完这段一公里以上的路程。
万历年间,顽固的老宰相沈鲤,在大病初愈后勉强上朝,结果在这段路途中跌倒了好几次。由此可知独裁君主的冷酷。
走进午门,望眼所及便是一片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庄白色大理石的三层基坛上,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木造宫殿,几座美仑美奂的雄伟建筑栉比鳞次,气象万千,令人不禁叹为观止,而不得不承认它就是世界的帝王之座。中央是皇极殿,又名奉先殿,每逢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日,及国家的各种庆典,文武百官便群集在此,举行庄严的典礼。
从后宫往北,距离午门约零点六公里处是乾清门,以这为中心,沿城墙向东西把紫禁城分为两部份。在清朝,乾清门以北地区是皇帝和皇族生活的地方,称为内廷,乾清门以南到午门一带称为外廷。紫禁城内建筑物的总数,包括宫殿,楼阁、城门等,共计七百八十栋。
就宫庭以外的人而言,有在午门东侧担任值夜的内阁大学士,人数仅有三、四名,他们虽然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官职,但在案禁城内,也只不过扮演着守门的角色,而被视为无权居住于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