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在下葬途中为何不落地?并非迷信,其实有着科学依据(5)

2021-12-28 08:19  互联网

棺材如果落地,在经过大量体力消耗后,人们总会想休息,在抬着棺材时一直在憋着一口气使劲,一旦中间歇了,没了这口心气,很可能再抬不动沉重的棺材,此时肌肉已经从高度紧绷的状态放松,很难短时间再恢复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让棺材抬不稳,再次出现棺材落地的状况,从礼节上来说,人死后还要经历三番五次的折腾,确实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还是要一口气抬到要下葬的地方。

除此之外,丧礼还有很多要求。比如一般家庭都会提前给老人备好棺材,放在家中。有人去世之后家中要搭棚办事,同时请来乐队,演奏丧曲。之后家里的子女晚辈还要亲自上门去报丧,之后各地亲友前来奔丧。所有聚在灵堂前守灵,或者由晚辈轮流守护。这些过程中都要穿着孝服进行。出殡时要撒纸钱开道,一路撒到墓前,之后家中的人还要一直戴孝,以示怀念。之后还要在每逢七天进行祭拜和扫墓,这些被称为“做七”,在完成七七四十九天的丧礼后,整个丧葬才算是正式结束。现代城市中,因为条件不允许,很多丧葬制度也开始精简,但是丧礼还是一直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