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清门的匾额被换下后,匾额背面发生了什么?孙中山惊住了(2)

2022-10-30 11:59     360kuai

此门的名字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变迁。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于四月初一将此门改名为"大顺门"。不久,李自成兵败,大顺门的匾额也未刻成。同年清军入关,它又被顺治帝改名为"大清门"。门匾由石头作的,青金石琢制成字,镶嵌在石中。

清朝时,大清门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仅有以下两种情况才可以打开。一是皇帝大婚时,只有皇后的轿子才能从大清门进入紫禁城,其他嫔妃的轿子只能走后门神武门。二是遇见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路过时,此门才能开启。

"辛亥革命"一周年前夕,许多人认为更改大清门的名字也应该提上日程了,并建议将此门的名字改成"中华门",孙中山批准了这个提议。但大清门的匾额是用重达15公斤的石头雕刻而成,十分坚固,字体都镶嵌在石头中,不易拆除。如果重新找一块石头制成匾额劳民伤财,政府刚刚成立,会给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孙中山决定重复利用石板,在它的背面重新刻字,如此一来,会减少很多麻烦。当匾额被拆下来时,孙中山却傻眼了。没想到顺治帝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他将明朝大明门的石板翻过来,刻上"大清门"三个字,制成了"新"的匾额。

石板两面都被用了,无奈之下,孙中山只好命人重新赶制了一块木匾,由京兆尹王冶秋题写"中华门",挂在檐下。大清门的石匾被交由文化部社会文化事务管理局保存,后被移交到首都博物馆收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