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歌词,这是指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角逐,经过多年的战乱之后,有三股势力脱颖而出,并分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即曹魏、蜀汉、孙吴。在这三国中,蜀汉的国祚是最短的,只有四十二年。众所周知,蜀地易守难攻,本不该迅速亡国,它为何却成为三国最早灭亡,且国祚最短的一方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蜀汉的迅速灭亡,主要是刘备当年在夷陵之战的时候败光了老底,留下了无尽的隐患;有人认为是诸葛亮不懂的培育人才,使蜀汉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有人则认为,是姜维连年北伐,穷兵黩武,动摇了国本;还有人坚称,是谯周的投降言论,误了蜀汉。的确,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