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消失之谜,它难道藏在皇史宬的夹墙内,这是不可能的(2)

2022-11-12 09:39     360kuai

小编首先要先介绍一下《永乐大典》正本和副本的故事。《永乐大典》成于1408年,整部书有22937卷,分装成11095册。在当时,没有电脑和打印机,这部鸿篇巨作,全部由手工一个字一个字抄写而面。因为字数太多,在当时刊印基本不可能,所以原书只有原稿本和正本各一部。明正统年间,南京皇宫发生火灾,藏在文渊阁的原稿本被烧毁。于是,《永乐大典》只剩下藏在北京的正本一套。嘉靖四十一年抄写了一部,一直到隆庆初年才抄完。所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永乐大典》应该正本,副本两套。可是,现今存世的,就只有嘉靖年间的抄本(副本)。正本在什么地方,一万多册的图书,又没长腿它跑不了、它也没有翅膀自然飞不了。围绕着《永乐大典》的正本,目前有了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永乐大典》的正本可能藏于北京皇史宬的夹墙里。我们都知道,北京皇史宬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的正本,是有资格入驻皇史宬的。而皇史宬的墙壁奇特,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似乎可以藏下全部的《永乐大典》。可是,却没有理由将如此重要的典籍放入夹墙里啊。重要的是,皇史宬因为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防火,防潮,防蛀等功能,所以建筑结构全部是用砖和石头建成的,连木头都没用一点儿,更不要说,会建一个夹墙了。而且,虽然皇史宬的墙壁不可能进行拆毁考察,但是至今,也没有过任何皇史宬里有夹墙的记录和发现。既然如此,那么《永乐大典》的正本藏在皇史宬的夹墙里,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第二种说法认为《永乐大典》的正本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根据记载,《永乐大典》曾经有过两次刊印的记录,一次是永乐年间刚编修完,还有一次是嘉靖副本重录30年后。虽然都是因为工程太过宠大而没能成功,但至少说明,在明朝万历年间,《永乐大典》的正本还在呢。可此后,关于大典正本的记载就没有了。于是有专家提出,《永乐大典》的正本是被清军所毁。可是这一说法在小编看来并不太可靠。清军入主中原,已经得了江山,当时的统治者也能清楚,《永乐大典》代表的就是历史的文化,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所以绝不会轻而易举地将其付之一炬。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永乐大典》的正本被殉葬。国内有学者将最喜爱《永乐大典》的明世宗的下葬时间相比较,也提出《永乐大典》的正本极有可能被带进了明世宗的陵墓--永陵。这一种说法,小编认为也有说不通的地方。一来,即便皇帝怎样爱书,但这是他的祖宗留下来的传国之宝,而且是一件具有历史文化象征性的工具,应该不能随便的带走殉葬。第二,如果真把这么一大套的文化精典带去坟墓,如此重要的事情,那也总得有记载吧。即便官方为了保密,那么多的野史,又岂能轻易将其放过,并且一同消声呢?直到今天,《永乐大典》正本的命运我们仍然无从知晓。但相信总有一天,这个缠绕在国人心头的心结终级解开,祖先留下的这份最精美的文化瑰宝,必将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