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收归兵权之后,曾留下祖训"不得杀害士大夫,上书言世者无罪",这对于文人来说是非常大的恩惠。宋朝对文人民风的开放,与唐朝无异。唐朝之时虽然重视武将,但是期间也是涌现出不少的文人,李白、杜甫这些人的诗歌可是辉煌了整个唐朝。唐朝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一来是科举,二来便是帝王在治理天下之时对文人的尊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宋朝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且日后君主皆是遵循祖训,文人地位之高难以想象。这般说来,宋仁宗之时将中国的文学又一次推向顶峰,便可知其中原因。
但明朝,显然与朱元璋之初的想法背道而驰。明朝对于文人的不尊重,从朱元璋之时便表现得淋漓尽致。朱元璋乃是地痞流氓出身,虽后来穿上黄袍,有了运筹帷幄的气质,但是在处理政事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小家子气。
在明朝,就算是位居高位也是帝王身边的一个奴才,是可以随意处置的。朱元璋打心里看不起文人,廷杖也是由朱元璋开始,只不过朱元璋的手段还是给文人留了面子,受罚之人会裹上一层毡子,不至于皮开肉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