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唐太宗,曾让400名死囚回家过年,却多次冤杀大臣(2)

2024-03-16 17:22     360kuai

刑部尚书张亮被杀的罪名是"谋反"。因为其为官地相州被人传言是"形胜之地,不出数年有王者起",因为有人发现了"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图谶,因为他私下里与几个江湖术士谈论了这些敏感话题,因为其老婆喜欢巫术进而干预政事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这位农民出身的凌烟阁功臣成员,很快就被推上了"谋反"的风口浪尖。"谋反",是皇帝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不管是真是假,必欲除之而后快。正当李世民为找不到过硬的证据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突然又听到张亮私下里畜养500壮士为义子的事,总算是一个现成的把柄。于是,李世民就来了个主观推断,对侍臣曰:"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于是,这位当年辅佐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死党,这位刚刚从高丽战场返回长安的沧海道行军大总管,这位临死前还在苦苦哀求宽大处理的刑部尚书,被"下诏处斩,籍没其家"。

能够得到李世民高度评价的人不多,除了"镜子"魏征,就应该是"性最坚贞"的刘洎了。因为刘洎忠于职守,敢于直谏,有能力,有忠心,所以李世民在远征高句丽时,才把辅佐太子监国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他。贞观十九年,远征高句丽归来的唐太宗,听信了褚遂良谗言,在没有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上,草率地把刘洎给杀了。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得了"痈疽",刘洎听到消息后,忧心忡忡,曾和同僚们说了八个字:"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这本是一句忧国忧君的肺腑之言,但被进谗者传到唐太宗的耳朵里,却完全变了味:"(刘)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宫廷中最敏感的字眼除了"谋反",就是"传位"了。进谗者十分了解李世民的"心病",在接班人问题上大肆进谗,皇帝因此才会失去理智,龙颜震怒。唐太宗二话不说,即刻下诏:"(刘)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猜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李世民是一位贤明的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比政局稳定更为重要。平庸之人犯了错误,他可以不予追究,一笑而过,但位高权重的臣属尤其是功臣,哪怕有一点点捕风捉影的风吹草动,只要有可能威胁到自身利益和皇家利益,他都会兴师动众,杀气腾腾。尤其是到了贞观中后期,随着"隋亡为戒"历史教训的逐渐淡忘,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不断滋长,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难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为中书令后,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面露忧色。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贺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认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