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回到唐代,你会发现长安城中卖胡饼的店摊十分普遍。长安长住的外国人有数万人之多,他们从事着商贸、宗教、文化、饮食等事业,坊市中、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胡人最多。胡饼类似于现在的芝麻饼,时任忠州刺史的白居易诗中写''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胡麻就是芝麻之意。可以想象,面脆油香的芝麻饼,可能还伴有外来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经丝绸之路,唐代输入了大量的外来调味品,其中最有名的是胡椒。
关于胡饼,史籍、笔记小说和敦煌文书中都有记载。《资治通鉴》中说,安史之乱爆发,形势严峻,唐玄宗出逃,一行人逃到咸阳时正值中午,饥肠辘辘,非常狼狈。杨国忠买来胡饼献给玄宗,想必解了一时之急。唐传奇《虬髯客传》中李靖与红拂女夜奔太原,在灵石住店,遇到豪侠虬髯客。李靖出去买回胡饼,虬髯客抽出腰间匕首切下羊肉,两人就着胡饼一起吃。好一幅英雄相见,快意江湖,豪放宴饮的画面。
另外,在敦煌文书中遗留的众多寺院账本里记录了僧人和工匠吃胡饼的情况。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到胡饼的流传范围很广,不仅在首都流行,还在忠州、咸阳、灵石、敦煌等地出现,闹市之中、乡村小路上都可以买到。根据黄正建先生的研究,胡饼类似于今天新疆地区流行的馕饼,除了只有芝麻的素胡饼还有肉胡饼,当时富贵之家,用一斤羊肉层层叠叠地铺在胡饼之上,中间夹着各种香料和豆豉,再用酥油润泽,放在炉中烤到肉半熟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