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早年追随朱元璋,不仅时朱元璋的老乡更是大明开国的功臣,后来被朱元璋任命为大明的丞相。但是在他担任丞相的期间贪赃枉法,甚至扣留对自己不好的奏章。胡惟庸是继李善长后淮西集团的首领,他们打击其他势力,陷害刘伯温致死。据史书记载,胡惟庸还参与造反,勾结倭寇和北元。欺瞒朱元璋,占城派遣贡使来明朝纳贡,但是大明王朝却没有派人迎接,随后胡惟庸却将责任推给了礼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使得朱元璋大发雷霆。
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朱元璋处死,之后牵连一大批功臣,同时里面就有担任过丞相的李善长。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后代君主不准设立丞相。
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向他负责,独揽大权,中国封建君主的权力达到历史上的顶峰。但是废除丞相之后,朱元璋表现:压力很大。据史书记载,他要一天处理140多件奏章,政事400多件。为了能够帮助自己,他又设置了殿阁大学士。
而内阁大学士在明朝后期权力也变大,张居正就是例子。
内阁可以向君主提意见,而君主怕内阁权力过大,又用宦官来制衡。明代宦官专权也是废除丞相的恶果之一。内阁在奏章上提供的意见要想成为政令,就需要宦官的批红,宦官得以专权,并影响了大明王朝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