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后,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皇帝。建文四年(1402年),赋闲在家的解缙重新被朝廷起用,任翰林待诏。不过还没等解缙正式开始工作,大明王朝却江山易主,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并从建文帝手中夺走了皇位。这番变故改变了许多大臣的命运,但对解缙来说却是好处大于坏处。因为他刚刚被起用,与建文帝的关系不深。所以当朱棣成为皇帝后,作为前朝旧臣的解缙反而因此得到晋升,成为翰林侍读。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于是任命博学多才的解缙主持编纂工作。此书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
解缙无论是为官还是为人,都有很好的口碑。曾与他一起共事过的杨士奇对解缙的评价是:"平生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尽意为之。"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即内阁首辅。此时的解缙已经是朱棣的心腹大臣了,朱棣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华,在许多事情上都询问解缙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君臣对话就是磋商立太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