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政变后,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又认清形势,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李渊也因此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还未驾崩,儿子就上演自相残杀的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沦为如此地步,除了儿子功高盖主,掌握实权外,还与他自身有很大关系。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明争暗斗,李渊一清二楚,他曾为李建成谋害李世民,责罚过李建成,但责罚之轻,反而助长了兄弟之间的斗争。
关于太子之事,李渊也摇摆不定,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又许诺让李世民作太子,可又没有行动。正是他的这种做法,让李建成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也给了李世民作太子的希望,导致兄弟之间的斗争愈加激烈,最终上演了家庭惨剧,李世民发动兵变,杀害了两个兄弟。
如果李渊及早行动,惩罚和打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种种恶行,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谋划李世民,或者将李世民及早调离都城,让其到地方上做王,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惨剧也许能够避免,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会发生。
可惜他的拙劣应对,模棱两可的态度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最终导致家庭惨剧的发生,使他亲眼看着儿子自相残杀,成了最惨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