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刘备决定东征时,诸葛亮之所以没说一句话的原因,是他无法说服刘备。要知道诸葛亮是蜀汉集团的二把手,他的地位仅次于刘备,如果诸葛亮在公开场合反对刘备的决定,那么蜀汉内部就会有分歧。
这时的蜀汉刚失去荆州不久,刘备刚刚登上王位,如果发生如此大的分歧,恐怕刘备作为皇帝的尊严有损,而朝廷的内乱对蜀汉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此,诸葛亮只能配合,或说诸葛亮只能表示同意。
即使是在表面上诸葛亮无法说服刘备,那为什么诸葛亮不会私下劝告呢?当时,只有刘备、张飞和诸葛亮能够决策,张飞肯定会支持刘备,诸葛亮势单力薄,刘备不会听他的意见。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特别怀念法正,这才会说如果法正还在,也许可以说服刘备,其实,诸葛亮想表达的是,如果法正和他自己说服刘备,或许就能和刘备、张飞的力量相平,也许就可以说服刘备不东征了。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大败后怀念法正,并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他真的想过如何说服刘备又不会损害刘备的颜面。遗憾的是,法正已经不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