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趣的是,古代的镜子尺寸都不是很大,大多数直径不超过20公分。但也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所以无法做大号的镜子。主要是因为它是金属的,很沉重,越大的越重,搞一个巨大的镜子重得要死根本就搬不动,这样的镜子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实用性。但镜面的尺寸不大,用来照人时无法显示全貌,只能照个眼睛鼻子而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古镜的镜面常见打磨成微微的凸面镜的样子,虽然这样照人时有点变形,但变成广角镜,可以轻易照出整张脸。
博物馆展出铜镜当然都是以背面的装饰纹样示人,因为镜子的正面根本就没啥好看的。不过,镜子背面的装饰花纹与样式却是很关键,因为每个朝代铸造的镜子各有其习惯性的样子。比如说,战国到汉代由于羽化登仙的升仙思想(早期宗教形式),习惯使用云气纹配上星点作为装饰,这种镜子被称为星云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