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鲜卑族的由来与现在的分布(2)

2021-04-16 20:14  360kuai

鲜卑族文物--牵马陶俑

西晋末年,鲜卑部落居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时,拓跋圭就称"代王",后来又改称"魏王",历史上称之为魏道武帝。那时候,道武帝不仅有"南进"的宏图大志,而且羡慕中原文化,极力想学习汉文化。但由于战事频繁,要全面实行汉化政策是不大可能的。从道武帝到献文帝的这段时间内,北魏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东到渤海,南到渭水、黄河一线,西到秦州、河州和梁州一线的广大中原地带。到了魏孝文帝时,社会总体趋于安宁,但鲜卑族入主中原近百年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因为鲜卑族面临的是汉族的社会,而统治者是鲜卑族,语言不一样,无法指挥,甚至税收也收不到。因此,有必要接受并吸收中原文化,团结并融合中原的汉民族,使北魏王朝更加稳固。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但来自鲜卑王室、贵族的阻力不小。孝文帝这个人很聪明,用了个计谋,说要打仗了,做出大举征战的气势,这样大家也只好同意迁都洛阳了,同时也从大同带去了不少鲜卑族民众。

可到了洛阳以后,孝文帝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全面推行汉化。首先将大小可汗的军马分散到河南各地,以便统治。但是要统治中原人必须要会讲中原话,还必须要设很多官吏,但这还不够,所以孝文帝决定做几样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