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历史掩盖的大明顶级聪明人(2)

2023-02-01 12:19  360kuai

当时,大明的顶级聪明人有很多,叶伯巨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发现朱元璋这一系列暗箱操作的聪明人。为什么其他人不敢这么刚?为什么顶级聪明的叶伯巨要这么冒险?叶伯巨的行为简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历史上对叶伯巨的记载很少,基本上全是叶伯巨上疏分封制这件事,但从其他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小弟把一件事与几个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叶伯巨如此冒险的最大原因所在,叶伯巨是出于无奈,无奈到他必须披着分封制弊端的外衣来赌一次。

刘伯温死于1375年,叶伯巨拼死力谏是在1376年,这中间的时间仅相隔一年多一点。叶伯巨是浙江宁海人,网友们,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明初两大集团之一的浙东集团。叶伯巨在元朝时就很有名气,他在年轻时就跟各路文人们密切交往,都是浙江一个圈子的,跟刘伯温认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明建立之初,地域,家乡观念特别严重,淮西集团的排外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作为浙江出身的叶伯巨,他自然要被淮西集团认定为浙东集团的一份子。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斗争有多激烈,懂明史的人都该清楚。说句良心话,以叶伯巨耿直与忠正的性格来看他是不可能搞党争的,叶伯巨属于什么样的人?叶伯巨是一心为朝廷的,淮西集团提出的政策对朝廷有利,我叶伯巨支持;浙东集团提出的政策对大明有益,我叶伯巨也一样支持。可以说叶伯巨的个人立场是站在国家层面上的。叶伯巨是正八经的好官,但令人惋惜的是他被迫卷入到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只要有斗争就势必要有牺牲品。叶伯巨是冤枉的,就因为浙江出身从而让他成为了淮西集团要打击的目标之一,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两大集团的斗争有多激烈。

刘伯温死于1375年,刘伯温死的很蹊跷,小弟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述过。刘伯温死后,浙东集团瞬间被瓦解,浙东集团根本没了与淮西集团对抗的资本。被打上浙东集团烙印的叶伯巨只能找一个机会来赌一次,分封制就是一个最佳契机。如果是我,小弟也选择赌一次,要不然被淮西集团弄死要不然被朱元璋弄死,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死在皇帝手里,最关键的是赌朱元璋还有一定生还的几率。人生到了这种赌概率的地步,我们也可以看出叶伯巨有多无奈。叶伯巨上疏分封制的弊端最大的目的还是出于大明王朝长远的利益考虑,但这其中也有投机的成分存在。如果在这件事上把朱元璋弄高兴了,叶伯巨就可以来一次胜利大逃亡了。

结局很不好,朱元璋最后弄死了叶伯巨。这样的结局肯定是在叶伯巨的意料之内,毕竟这是一个赌概率的事件而且自己要押的这一面实在是概率低的可怜。为什么?就算朱元璋不弄他,叶伯巨这样的上疏内容也势必要被淮西集团拿来大做文章。叶伯巨的上疏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想必朱元璋的心里是欣赏叶伯巨的,但这种欣赏也只能停留在心里层面,朱元璋在行动上是不敢支持叶伯巨的,朱元璋不能也不敢保叶伯巨,为什么?朱元璋削弱诸王的操作是暗中进行的,虽然缓慢但有效,如果按照叶伯巨上疏的内容去做,那一切就公开化了。一旦公开化,诸王势必对朱元璋产生嫌隙,这种局面是朱元璋最不愿意面对的。朱元璋搞的分封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血缘,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建立在血缘之上。如果这种先天优势因公开化而导致彼此之间产生信任裂痕,那局面就彻底乱了。所以朱元璋必须处死叶伯巨来维持住他与诸王之间的信任,这种血缘优势是朱元璋不容许他人破坏的。

死在淮西集团手里和死在皇帝手里是有本质区别的。叶伯巨顶级的操作虽然让他最后死在朱元璋的手里,但他却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很多人都佩服叶伯巨的先见之明。如果死在淮西集团手里,叶伯巨肯定得不到这些。其实朱元璋对叶伯巨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看似残暴的朱元璋最后也只是让叶伯巨饿死在狱中。清人修的明史有些地方总是爱夸大,明明是饿死的,清人非要在前面加上扯淡的四个字,受尽虐待。以朱元璋的性格,如果他真要虐待叶伯巨,那叶伯巨连饿死的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来说,朱元璋虐待人的手段可多了去了,朱元璋有好几种手段能让叶伯巨生不如死,但叶伯巨最后的结局也仅仅是饿死而已。虽然饿死也挺残忍的,但总比其他残酷刑法虐待而死强的太多太多。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明史中关于叶伯巨受尽虐待是胡说八道。当时有人要救叶伯巨,他们趁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建议把叶伯巨关押到刑部,朱元璋很痛快的答应了,这说明朱元璋根本就不想折磨叶伯巨。朱元璋也知道叶伯巨到了刑部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没人会折磨他。虽然那时候还没有锦衣卫,但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还存在,他俩的职能基本差不了多少。如果朱元璋真想折磨叶伯巨,那朱元璋把叶伯巨扔到拱卫司就完事了。

叶伯巨的死是必然的,上疏了一份"挑拨离间"的奏折,最后在残暴的朱元璋手中以饿死而了结此生,叶伯巨算是幸运的了。

前后联系叶伯巨的上疏,我们会发现这篇上疏真的很有学问。聪明人与愚笨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是如果聪明人知道自己处于濒死的局面,他会保证一丝生还概率然后通过巧妙的操作去赴死继而达到利益最大化。与其说是赌概率,倒不如说是赌人性。叶伯巨死前赌的是朱元璋的人性,死后赌的则是后人的人性。在朱元璋那里,叶伯巨输了,但在后人这里,叶伯巨大获全胜。小弟个人认为叶伯巨是赢家,懂的人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