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嫁祸”于其母武则天(5)

2022-12-26 13:39  360kuai

三、应当还原历史真相尊重客观事实

上元二年,武则天在合壁宫鸩杀太子弘的事,只有《新唐书》是肯定的写出来的。其他史书只是提到,并没有肯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只说:"时人以为天后鸩之。"并加注按语"其事难明,疑之传疑"。《唐历》只是提出太子弘"不以寿终",也没有肯定的指出是武则天所为。

我们进一步来分析:《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为正源官书。其作者欧阳修等是北宋人,于公元1060年写成此书,据上元二年有385年,其内情何以得知?据司马光猜测,欧阳修可能是根据《唐历》的记载,和李泌对唐肃宗的一段谈话作为依据的。然而,李泌和《唐历》的作者都是唐肃宗时代的人,距上元二年已有八十多年,他们也没有亲身经历,也是靠别的史料或听人传说而已。

这样,武则天鸩杀太子信息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嗣圣元年(684年) 骆宾王的《讨武瞾檄文》。因太子弘身染痨瘵,临终出现吐血症状,正和下毒的状况相似,不免给宫中的人留下了印象。正巧八年后武则天临朝,使李家宗族所痛恨。又见骆宾王在《檄文》中描写武则天"杀妹屠兄,弑君鸩母"等内容。于是人们前后联系,认为"弑君"就是杀死储君,为民间广为流传,以致被《新唐书》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