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四年(1020)六月,宋真宗不幸患上了中风,刘皇后把控朝政,寇凖在这时做了一件事,导致自己的宰相生涯彻底终结了。寇凖在一次探望真宗的时候,给了真宗这样一个建议,寇凖建议真宗将帝位传给皇太子,并选择正直的大臣来辅佐,还拿丁谓举了个例子,说这样的奸佞小人不能用。
真宗当时也表示接受这个建议,但丁谓和真宗身边的刘皇后不给寇凖说好话,对真宗说,寇凖是因为想要夺取拥立新主的功劳,把持朝政,同时眼中没有陛下您,才提出这一建议。丁谓和寇凖之间的矛盾我们前面提到过,这个刘皇后也和寇凖有仇,寇凖曾不徇私情处死了刘皇后的娘家人,这使得寇凖在此时十分被动。
宋真宗其实对皇权也是有所留恋的,经过丁谓和刘皇后的挑拨,就决定罢免了寇凖的宰相之位。试想,封建专制时代,哪一个皇帝愿意在自己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交出皇权呢?寇凖的建议虽然对大宋王朝有利,但却因此犯了皇帝的大忌。
而长期以来为人处世不讲究策略,一味蛮干,所积累下的对手,在这一刻也成为了压垮寇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寇凖被罢相之后,刘皇后又与丁谓拿周怀政密谋一事做文章,将寇凖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任司马。宋真宗在世的时候,还时常惦记着寇凖,所以丁谓等人对寇凖的打击也就到此为止了。
乾兴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在延庆殿驾崩了,丁谓利用新皇年幼,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机会,将61岁的寇凖贬到雷州,第二年寇凖就病故于雷州的竹榻之上,结束了自己一波好几折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