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初次拜见项梁时,恰巧陈胜吴广起义新败,面对抗秦运动的低落,范增对项梁精辟分析道:"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在范增看来陈胜吴广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打出了"张楚"的旗号,却没有拥立楚王的后人,反而还自立为王,项梁认为范增一语中的,于是找来楚王的后人熊心立为楚怀王以召集楚地豪杰共襄灭秦大业。
项梁如法炮制后不久,项家军实力倍增,从此迈上了诛灭暴秦的快车道,范增一招"借尸还魂"的布局劳苦功高。然而,楚怀王熊心登基后,处处想夺回军政大权,并因此同项羽产生了分歧,此后,熊心更是命刘邦西进入秦、项羽北上救赵,再定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誓言。可以说楚怀王熊心坐山观虎斗的争权夺利之心昭然若揭。
处处掣肘、憋屈窝火的项羽自然怀疑起了范增的真实用意,特别是巨鹿之战后,项羽威名赫赫、震烁华夏,而此时的楚怀王熊心确实多余的摆设。孤高自傲的项羽相信凭借一己之力扫荡天下毫无压力,为何还要打着楚怀王熊心的名号行事?项羽勇猛过人,但他却不是白痴,他认为找个累赘跟自己夺权,倒不如甩掉包袱自己单干,于是灭秦不久,项羽杀掉了义帝熊心,但同时在项羽的心里泛起了这样的疑问:亚父扶植熊心真的是替我考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