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阅史料《宋书卅郡志》和《晋书地理志》得知详情。
侨置郡县,是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县名,这类州郡县被称为侨置州郡县。
史载,侨置州郡县,最初始于东汉,东晋时期,北方大片国土沦陷,侨置州郡县在黄河以南大量设置。后来南北朝延续了此种制度,唐代也曾为沦陷地区百姓设立过侨置州郡县。直至宋,金,元时代,宋,金,元对峙时期,也出现过侨置州郡县的历史。
《宋书州郡志》载,"自夷狄乱华以来,司,冀,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陷,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
历史上侨置州郡县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