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伐乌桓,为何不走山海关,却选择了崎岖难行的喜峰口?(2)

2021-06-18 16:18     360kuai

匈奴西迁,鲜卑、乌桓势力扩张

东汉中后期,北匈奴再次遭受汉朝打击,主力撤出漠北。于是,大漠南北一时间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各部少数民族纷纷填补匈奴人走后留下的空隙,乌桓和鲜卑便是其中的主力。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时乌桓就近控制了漠南之地,鲜卑则控制了匈奴人祖宗之地漠北,并收编了匈奴余众十余万部落,奠定了随后南下中原的基础。东汉末期,乌桓分为四大部落:上谷部,辽西部,辽东部,右北平部。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四部乌桓总数不下二十万人。其中,以辽西部落最为强大。公元190年,辽西部大人丘力居病死,其子蹋顿继位,总慑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曹操需要摆平的就是这三部乌桓人。

曹操当时虽然控制了华北平原,但若想要穿过燕山,攻击乌桓总部柳城(朝阳),则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二条穿越燕山山脉,是为卢龙道、古北口道;一条靠山傍海,是为傍海道。卢龙道和古北口道修在燕山山脉深处的高山河谷,对后勤依赖极大的汉人部队考验很大。而傍海道,也就是后来从山海关--锦州的辽西走廊,却无此等麻烦。按照今人的眼光来看,已经走到无终(今天津蓟县)的曹操为何没有像清朝一样,下意识地选择辽西走廊而是走了燕山山脉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