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为何将祖宗葬于水中,背后真相震惊世人!(3)

2022-10-27 13:39  360kuai

既然在人工操作下已经成为了"风水宝地",为什么明祖陵还会遭受着被水淹300多年的厄运呢?到底是先天风水不足还是人为因素的后果呢?倘若我们仔细查阅史书,就会发现明祖陵被淹一事,三分天注定,剩下七分全是人祸。到底是谁敢在明朝皇帝的祖陵头上动土?且听子渊慢慢道来。

时光推移,到了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弘治三君子"之一的刘大夏主持修建了截断黄河北支的太行堤,结果黄河的大量水流顺着南支汇入淮河,沿途诸多河道从此饱受水患之苦。面对这一情况,大名鼎鼎的潘季驯提出了一个名为"蓄淮刷黄"的治水策略,核心就是以水攻水。这一省钱省力又省心的主张赢得了诸多大臣大臣的支持,最后获得了明神宗的肯定。

潘季驯画像

这一主张看上去挺美,然而无论人们怎么汇集淮河水流,也无法抵挡汹涌的黄河水,清澈的河口泥沙淤积,淮河的河床反倒被抬高,这样一来淮河水既无力抵挡黄河水倒灌,又无法奔流入海,水位渐渐升高,最后是水淹八方,祖陵也未能幸免。潘季驯的治水方案就这样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不过要是他们及时改变策略,也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