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咸丰帝的驾崩,叶赫那拉氏母凭子贵,被晋封为慈禧太后,紧接着她又通过宫廷政变逐步谋取了清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年纪轻轻的李莲英便一跃成为了总管太监,甚至"又赏加二品顶戴,此掖廷人破格之举,自开国以来未有若是之光荣者也"。(《墓志碑》记载)
之所以说李莲英这是破格,主要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建立王朝后,深深地吸收了明代宦官擅权引发祸乱的的经验教训,所以从进入北京城开始就对太监干政做了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顺治皇帝曾命人在皇宫中的交泰殿内立了一块铁牌,上书"戒内宫不许干预政事",其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搞过类似举动,可惜他的子孙太不孝,根本不把他这祖训当回事,但清朝皇帝这方面做得比明朝好多了,顺治的子孙多数都遵循了这一祖训。乾隆时期曾有个叫高云从的太监,因"稍干涉外事",被查证后立即被乾隆处斩。清朝中前期太监的官阶基本都不得超过四品;这样沿续下来,直到咸丰时期,清朝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情况。
那么,李莲英为何能够获得这种"破格"的殊荣呢?只是因为他梳头梳得好吗?显然这样想就肤浅了,如果非要刨根问底,那么,就从史书上讲得这样一段故事去思考吧!咸丰皇帝在临终前,曾对那拉氏在其死后可能的擅权进行过思考,怀疑过她的政治野心。所以,他曾和宠臣肃顺谈起过其死后如何处置那拉氏,他还将其比作汉武帝的钩弋夫人,暗示自己也想像汉武帝那样,把未来的小皇帝的生母提前处死,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母壮子弱,太后擅权的情况发生。可惜,咸丰帝终究不及汉武帝的分毫,空费心力,却没有实际行动,最终贻害清朝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