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后负债者联盟”集结了各种原因欠债的年轻人:从幻觉中醒来(2)

2020-12-25 14:17     澎湃新闻

2011年,朱丽办了人生中第一张信用卡。起初只是听同事说用信用卡看电影只要9元,再加上银行业务员的上门游说,她想着办就办了。第一笔消费,她和同事拿着这张卡去“刷”了顿饭。

从此以后,朱丽开始陷入超前消费的快感中,只要能用信用卡的地方,她都会先刷卡,等第二个月工资发下来再还。“随时有钱,想干嘛都可以提前花,想买的东西就直接买,不用再攒钱再等着了。”

直到今天,朱丽也觉得信用卡本身是好的,只是自己没有控制力。

用信用卡第一年,朱丽没有负债,还攒了1万元,单笔消费最高也就两三百。但慢慢的,朱丽把自己能办的信用卡都办了。先消费,后还款,这样的生活她过了7年。

她曾痴迷囤货,从卫生纸到小零食,一次性买一堆,折下来还能省几元。最夸张的时候,她一次买的洗衣液,3年还没用完。

2014年,朱丽恋爱了,男友没有办卡资格,朱丽主动把自己的卡给了男友。“从小我爷爷教育说,男人在外面不能没有钱。”朱丽说,出去消费,看似是男友刷卡,实则共同支出都由她来承担,“我当时也是想通过这个证明,我有多爱他。”

两年后,男友出轨了,朱丽的精神状况一度陷入低迷。她想不明白,自己付出这么多,最后却没有好结果。为了调整情绪,她辗转于网络上的各个知识付费课程——情绪管理、形体矫正、舞蹈课,前前后后共花了好几万。

等到2018年,朱丽的债务开始紊乱了。虽然她每个月会定期还款,但几乎从不看账目明细,“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自己怎么欠下这些钱的。”

在“负债者联盟”小组里,和朱丽一样“稀里糊涂”“没想那么多”“只管自己刷”的90后不在少数。

2019年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除去把信贷产品当作支付工具使用的,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其中12.4%是房贷,而更多的信贷资金主要使用在生活和休闲方面。

没有房贷,追求“及时行乐”的朱丽就是典型例子。

超前消费

24岁的韩文聪坐在租的小单间里,桌上放着一张纸,一只笔。他开着电话,在朋友的远程监督下,一个一个点开手机里的贷款App,把每个平台的账目记录在纸上。6个网贷平台,1张信用卡,单个平台最多欠款4万,最少1万多,加上欠同事的现金,共近22万。

数字刚算出来的时候,韩文聪有些慌。转念一想,他又稍稍松了口气,“终于要面对了。”其实他之前也粗算过几次账,但总是一再逃避,没有改变的决心。这次如果不是朋友督促,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勇气面对自己负债累累的事实。

韩文聪在豆瓣帖子里晒出的账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