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2022-11-09 09:39     360kuai

司马炎的亲戚多,不是现代人理解的"老婆是个扶弟魔,隔壁睡着灾舅子",有几个死缠烂打的极品亲戚那么简单。在司马炎这里,这事得从三辈以上说起:

这还只是他们这一支。把范围再稍微扩大一点点,就会看到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也是一个生产小能手:他跟二哥司马懿一样,也生了九个儿子。也就是说,如果把司马懿这一辈算成第一代的话,是八个人;到了第二代司马昭这里,史书上有名字记载的,大约就有三十多人;而等到了第三代的司马炎,这个数字差不多就上百了,这么多亲戚,司马炎可能都不一定认得全。这些人,严格来说,很多也并不是吃干饭的。在司马氏篡魏的过程中,他们都是中坚力量。从记载来看,年纪大一些的司马们,都有在魏朝任职的经历。想来,这也是司马氏从现实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司马懿自己历仕三朝,两任托孤,备受曹丕、曹叡信任,但最后也依然走上了篡权的路。所以在乱世之中,到底还是只有血缘关系才真正值得信赖,司马氏因此把自己能用得上的亲戚全都塞到了魏国朝堂上。既然奋斗的时候大家同甘共苦,那么现在到了收获的时节,自然也就该利益均沾了。司马炎在当上皇帝后,一次性就封出去二十多个王,其后陆陆续续的又封了一些。前后加起来,接近六十个王。可以说西晋的王国之盛,除了太平天国,无疑是第一的。

咸宁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又接受杨珧等人的劝告,以封建诸侯之意,遣诸王之国。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相关的背景:西晋分封了诸王后,一开始大家都是住在洛阳的。毕竟天子脚下,繁华所在。然而殷鉴不远,魏国宗室衰落的故事还历历在目。因此,朝廷希望诸王能回到自己的封国,拱卫天子。更何况在这次动议中,还有一句更为重要的话,"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戚",带兵的将领驻扎在边界,应该用亲戚加以制衡。应该是这句话才真正打动了司马炎。当时天下还没有统一,多数州郡都备有重兵。而统兵的将领除了少数几人,大部分都是外姓。这让司马炎感觉很不安全,毕竟懂得贼最多的,还是贼们自己。爷爷的成功经历,已经成了他这个孙子的梦魇。司马炎于是把亲戚们都派到了地方上,并给了其中部分人很大的权力。比如,他将司马亮封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司马亮本来是扶风王--扶风在洛阳以西,司马炎特地将他改封汝南王--汝南在洛阳之南,正对着东吴前线。享受了同样待遇的,还有司马伦,从琅琊王改封为赵王,"督鄴城守事"。以及"勃海王(司马)辅为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疑窦丛生:亲戚们也不见得就都靠谱啊!兄弟相残的事情,历史上多了去了。更何况有些叔伯兄弟们,在血缘上跟皇室已经相距很远了。这些人如果利令智昏,真的造反怎么办?又或者,就算不造反,诸侯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强,对朝廷形成威胁。周天子的权威不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衰退下去的吗?这些问题历史上早有先例,司马炎怎么会想不到呢!先别着急,司马炎当然不是笨。面对着这些隐患,他不是没有过思考,只是当时吴国未灭,保持巨大的军事存在是必要的,因此才无暇顾及。几年以后,吴国灭亡,从汉末以来持续了接近百年的分裂终于重归一统,司马炎马上就把这些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决定首先解决军事问题,因为这其中,既有边将随时可能叛乱的问题,也有监视边将的诸王随时可能坐大的问题。

因此,王朝养兵太多,有时候对于皇权来说其实是种隐患--毕竟皇帝一般都不可能自己亲自统领军队。基于这些原因,历代--除了宋朝--在和平时期,军队的数量都不会很多。一般来讲,朝廷只设置中央军和部分边军。这种时候如果突然出现反叛或者外族入侵,就大量临时招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