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激烈,阶级矛盾激化。王莽篡汉后的一些措施,更是进一步地促进了社会危机的爆发。天凤年间,江汉流域的荆州地区连年饥荒,农民相率掘荸荠等草根树根为食,新市人王匡、王凤由于经常为饥民排解纠纷,所以就深得当地的一些穷苦百姓的爱戴,被人推举成为首领。天凤四年时,王匡、王凤等率众数百起义,消息传出去后,也有好几拨流民前来归附。义军人数越聚越多,同时他们不时攻击附近的乡聚。他们以绿林山为根据地,几个月内发展到七八千人,以山名号为绿林军。
另外,琅琊人樊崇在山东莒县起义,由于樊崇作战勇猛,各地的起义者大多依附于他,一年间发展到万数多人。伪帝王莽派官军讨伐樊崇。樊崇担心自己的部下与王莽的军队混在一起难以区分,就将眉毛画成红色,因此号称"赤眉"。官军精兵约十万前去征讨赤眉军。可是官军所过之处,奸淫抢掠,胡作非为。老百姓为此编了一首歌谣:"宁遇赤眉,不遇太师。太师还可,更始杀我!"两军在山东交锋,结果官兵被赤眉军打得大败而逃,领军将领也被乱刀杀死。
另一边,由于官军的进攻点全在赤眉军身上。绿林军这边进攻压力相对小一点。因此在同敌人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进攻南阳时,军营外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刘玄,一个叫刘秀,也要加人绿林军。他俩都是西汉皇室的后代,由于不满王莽祸乱朝政,所以他俩都想造反,想要兴复大汉,绿林军收下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