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阉党和东林党都一个本质,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权利,不顾大局,不断在大明这个巨人身上捅刀子。崇祯帝接过已经烂到根子里的王朝,开始了他十七年挽救大明这艘巨轮的生涯,可惜生不逢时,优点缺点又过于极端,兢兢业业的为他的朝政和国家奋力挣扎了十几年,依然当了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
其实即使崇祯再勤政也没有办法,一个王朝的灭亡从来都不是一代皇帝的原因。百年的军备废弛,和底层人民离心离德,早已使这个帝国腐朽不堪。除非崇祯真的能在登基伊始就革除早已尾大不掉的宗室,并且在对付魏忠贤的时候也对付东林党以掌控朝政,不然的话结局真的无法改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明朝奇葩皇帝太多,到了后期皇帝也没有新兴帝国的开拓精神了,想赢怕输,包袱太重,阶级太腐朽了,和底层矛盾太深。不论李自成还是鞑子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包袱,大不了打不过我就跑,反正本来我就不在关内,或者本来我就是个农民还差点要饿死,现在这样已经值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历史上唐朝开国厉害,到了李治又有点不像样子了,武则天杀了一大堆,然后再白手起家,玄宗中兴一下子。宋朝前期的皇帝很厉害吧,可是到了后面,割地纳贡,甚至是俩皇帝都被人家抓走了,高宗是有岳飞韩世忠一些名将也算是中兴了。每个朝代都是的,中兴一下子,开挂一次就够了。明朝弘治中兴、万历稍微中兴一下子就不少了,能让你明朝总开挂啊,总作弊这游戏还怎么玩下去。
崇祯在位虽然做了很多成绩,但是他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就是明军两线作战,一边打农民起义军,一边打鞑子,每次都是刚刚把鞑子赶走,李自成这些人又来了,打了李自成,鞑子又来了,假如崇祯当时能够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先对付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因为李自成占领了一些重要城市。)同时崇祯向鞑子妥协,只要鞑子不再进攻明朝,崇祯就承认鞑子为大明的外蕃,皇太极为鞑子的国王;反正只要不打我大明,什么岁币啊放弃山海关以外的领土啊全给你都可以,然后再一心一意的打李自成,打完李自成,平定内部,休养生息个几年再打鞑子,即使不能团灭他们,也能延长国祚。但是皇家颜面丢不起啊。太好面子了,就算打不过也要打你们,就算拆东墙补西墙我也要打你们。加上天灾,鼠疫各种大自然灾害,就这么折腾了十几年,终于墙拆完了,没砖头拆了,明朝完了,崇祯也在煤山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