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秦庄襄王之子,母亲是赵姬,生于赵国邯郸市,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奠定基础。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江苏沛县人,原是秦朝的一名亭长,后起兵造反建立大汉王朝,史称汉高祖。实话说,刘邦能力很一般,跟楚霸王项羽压根不在一个层次,之所以最后逆袭成功,除了项羽本身性格有问题,就在于刘邦会用人,拉拢各路诸侯合力击败项羽。刘邦的政绩在于,提拔底层人员,开创布衣卿相局面,冲击血缘政治,为平民参政奠定基础。
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刘彻,西汉武功最厉害的皇帝,近代有诗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文采略显单薄,但武功却相当厉害,在位期间屡次出征匈奴,一举解决这老冤家。但是,汉武最大的贡献不是北击匈奴,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之地位,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之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