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赵匡胤具有节俭意识,还喜欢读书,经常派人到史馆去借书看(3)

2021-08-20 17:17     360kuai

即位后,赵匡胤更喜欢读书,经常派人到史馆去借书看。兵部郎中、知制造卢多逊担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后,总是预先派人打听赵匡胤所要借阅的书目,然后及时通读,在心中记下有关书籍的内容,等待赵匡胤问询。而每当赵匡胤问到涉及书中内容的问题时,卢多逊自然是对答如流,往往令同僚佩服不已。赵匡胤不仅自己好学不倦,还劝导文武臣僚和皇室子弟读书。赵普听从他的劝导,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终日手不释卷。赵普在年轻时,没有多少学问,只是对吏事较为精通。做了宰相后,赵匡胤经常劝他多读点书,否则在朝廷难以立足。赵普于是有了好学不倦的习惯,每天处理完政事回到家中,就关起门户,从书箱中取出书来,"读之竟日"。

由于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少习吏事"的赵普临政处事,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所以民间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对于武臣,赵匡胤也鼓励他们读书,他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皇室子弟也应读书,他曾对秦王侍讲说:"帝王的后代,应当多读经书,知道历史上治乱的情况,赵匡胤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广见闻,增智虑"。劝导文武臣僚读书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知为治之道,知治乱大体。

这两点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吸取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读过书后,他经常与大臣一起讨论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及其帝王君主的得失。开宝七年(974年)闰十月二十,监修国史薛居正等呈上新修的《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第二天,宋太祖就谈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昨观新史见梁太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乾德四年(966年),赵匡胤策试制科举人的时候,同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人一起谈到历代帝王得失问题,他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