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直到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三国题材杂剧中,才首次出现了关于"貂蝉"的介绍,一些学者考证认为:"貂蝉本姓任,小字红昌,灵帝时选入宫中。因掌貂蝉冠而得名貂蝉。后来丁建阳(丁原)赐予吕布为妻,黄巾军起事时失散……"。
至于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已经无法确认了。但是,总算从这里看到了貂蝉之名的来历,即貂蝉冠。
那么,什么是貂蝉冠?
《汉官仪》记载:"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此外,《后汉书·舆服志》有言:"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东汉蔡邕在《独断》中写道:"侍中、中常侍加黄金,附貂蝉鼠尾饰之,太傅胡公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始施貂蝉之饰,秦灭赵,以其君冠赐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