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皇帝,爷爷的庙号是太宗,儿子称世祖,就连孙子都称圣祖

2021-06-22 17:54     360kuai

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官方都会根据他生前的事迹、道德修养等综合情况,给予其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也就是谥号,相当于对一个人进行盖棺定论,但是天子除了有谥号外,一些有功德的天子还会有庙号,庙号最初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有庙号,一般的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置于太庙之中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就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说天子也只能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的就可以一代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同祭,这个规矩一直到隋唐时期,自唐朝建立后,天子的庙号就不再那么严谨了,皇帝无论有无功德,一律都被上了庙号。

网络配图

最早创建庙号的商朝也只有四种形式:即创立基业者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最初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对那些有重大历史贡献的帝王给予祖或者宗的称号,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改变了这种说法,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为「始皇帝」,他废除了庙号这一称谓,原因是"谥号"的定夺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后世则以二世、三世直至千秋万世来计,却万万没想到秦朝国祚仅短短二世而亡,汉朝以后又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因此有不少的皇帝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后来也就沿袭下来),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的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的没几个: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汉平帝时王莽上庙号)),另外西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庙号)、刘衎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庙号),这几位在东汉光武帝时都被取消,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也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都被取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频繁使用,而到了唐朝时期,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的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