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被诸葛亮直接斩杀的蜀国大将,估计马谡是最出名的。毕竟在演义中,挥泪斩马谡太有名了。
马谡是蜀国名臣马良之弟,才气过人,喜欢谈论军事。在诸葛亮秉政以后,率军攻打南中孟获。马谡就进言诸葛亮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得到诸葛亮的重视,正是在这一建议下,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使南王心服,发誓永不相叛,归顺蜀国。
马谡经常与诸葛亮谈论国事,诸葛亮对马谡也是倍加器重。在诸葛亮平定南方回国后,休养生息,为北伐中原做准备。本以为魏主曹丕死后,幼主曹睿继位后,可以进攻魏国,一统天下。但谁知曹叡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兵马,防守魏国西线,威胁蜀国,成为了诸葛亮大敌。诸葛亮正为此事发愁,然而马谡献计,命人在魏国散布流言,离间曹叡与司马懿。诸葛亮大喜,不久曹叡疑心司马懿,把司马懿贬为庶人。由此可见,马谡确实不简单,谋略过人。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由于魏国防守不当,毫无准备。蜀军节节胜利,一路凯歌。魏国大将军曹真不敌,魏主只得让司马懿复出,对抗蜀军。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带兵时,与众将商议后,决定让马谡驻守街亭,当道扎寨阻挡魏军。谁知马谡与王平到达街亭后,马谡纸上谈兵,不听王平之言。命军士远离水源,上山扎寨。本以为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稳守街亭。没想到却被魏军截断水源,放火烧山,把马谡打的溃不成军,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不听劝阻杀了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