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 图/网络图片
每到朝代末期,总会有无数的忠臣良将,也自然不会少了奸佞小人。正如唐朝诗人李世民所书"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南宋末年,文天祥虽为文人,但面对国难,毅然决然领兵抗元,而兵败被俘,面对嗜血残杀的元世祖忽必烈的劝降,丞相的许诺,"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慨然赴难。一首《正气歌》,一身正气,名垂丹青,而崖山海战,陆秀夫等人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又岂不是让人感慨良多?而投降者众,如杨大渊者更是不胜枚举。
文天祥
当大元帝国转瞬即灭,朱元璋以真正贫民出身而成就大明王朝,他为了巩固政权,更是吸取前朝教训,废丞相,建内阁,设置锦衣卫,而其后的朱棣,建立东厂;明宪宗设置西厂,无不是对皇权的进一步加强。但是历史周期论的圈子,在社会结构与经济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大明王朝也难逃灭亡。